公積金和是怎么算出來的?
準確計算職工應繳和單位為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基數(shù)是單位應盡職責,是職工應享有的權益。
職工個人、單位、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應認真進行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基數(shù)的計算和核定。福建省新西岸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提醒您主要把握好兩點:
一、分別計算每一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額。職工住房公積金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職工個人每月按規(guī)定從工資中扣繳存部分;
二是單位每月按規(guī)定為職工繳存部分,這部分是住房實物***分配向住房貨幣化分配轉換的部分,兩部分歸職工個人所有。
因此單位在計算職工月繳存額時,應根據(jù)單位每一個職工的月均工資情況分別進行計算。
二、單位月繳存額與職工月繳存額的計算方法。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分別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和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后相加。計算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工作量大、操作具體、容易出錯,并且職工月繳存額可能會出現(xiàn)角和分。為方便操作,單位可以對每一職工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的職工繳存部分和單位繳存部分各自實行以元為單位,元以下四舍五入。
同時,《條例》第十七條還對新參加工作或新調入的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比例和基數(shù)作了規(guī)定。即:新參加工作的職工從參加工作的第二個月開始繳存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當月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單位新調入的職工從調入單位發(fā)放工資之日起繳存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當月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按單位月繳存額與個人月繳存額的合計數(shù)確定。具體計算公式為單位月繳存額=繳存基數(shù)×繳存比例(元以下四舍五入),個人月繳存額=繳存基數(shù)×繳存比例(元以下四舍五入),合計月繳存額=單位月繳存額+個人月繳存額。
1、繳存基數(shù)為職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
房公積金繳存基數(shù)按照職工本人上一年度年底應發(fā)工資全額進行核定,每年調整一次,繳存基數(shù)原則上不應超過職工工作地所在設區(qū)城市統(tǒng)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每年調整時間由中心提前行文通知。
2、住房公積金繳交比例統(tǒng)一為12%(即單位和個人各12%),同一單位實行同一繳存比例。
繳存住房公積金確有困難的單位,經(jīng)本單位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工會討論通過,并經(jīng)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審核,報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批準后,可以降低繳存比例或者緩繳。待單位經(jīng)濟效益好轉后,再提高繳存比例或補繳緩繳。
公積金一年是怎么計算的?
住房公積金是以個人上年度全部收入的12%來計算的,這個12%是按國家關于住房公積金規(guī)定的最高比例,以不超過上年度全省或全市三倍平均工資作為基數(shù),超過部分不能作為基數(shù)。
對于個人是以每月在稅前扣除的,每個月繳納的數(shù)乘以12就是個人繳納的款額,單位部分要看單位按什么比例來配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