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妻在蒙古歷史上發(fā)揮過重要作用?
成吉思汗有四子,即術(shù)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
成吉思汗最喜歡拖雷,但最終卻決定傳位于窩闊臺。
成吉思汗去世之時,術(shù)赤已死,察合臺站在窩闊臺一邊,拖雷無奈,只能擁戴窩闊臺為大汗。
公元1234年,滅金一戰(zhàn),拖雷居功至偉,但卻在回師的路上替窩闊臺喝藥而死,拖雷是否是窩闊***死的,史上眾說紛紜,但窩闊臺忌憚拖雷卻是事實。
拖雷死后,其妻子克烈·唆魯禾帖尼掌管了拖雷家族。
克烈·唆魯禾帖尼在拖雷死后主要做了三件事:
1,對窩闊臺恭敬有加,保住了拖雷一脈
2,極力拉攏拔都(術(shù)赤之子)
3,教子有方
克烈·唆魯禾帖尼也有四個兒子,即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每一個都鼎鼎大名。
窩闊臺死后,蒙古政局不穩(wěn),其子貴由只做了一年大汗便去世了(一說是被毒死的)。
之后,蒙古人召開大會推舉大汗。由于克烈·唆魯禾帖尼對拔都一系的籠絡(luò),拔都堅定的站在了拖雷之子蒙哥一邊,并在召開大會之時派其弟別兒哥率大軍保蒙哥登基。
蒙哥登基,標志著蒙古大汗之位從窩闊臺系轉(zhuǎn)入了拖雷系,在這個過程中,拖雷之妻克烈·唆魯禾帖尼功不可沒。
此外,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克烈·唆魯禾帖尼號稱“四帝之母”,她的四個兒子中:
蒙哥是蒙古大汗;
忽必烈在蒙哥死后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二人都曾任蒙古大汗,忽必烈還于1271年建立了元朝。
旭烈兀遠征西亞,滅***帝國,建立了伊爾汗國,成為伊爾汗國第一任大汗。
因此,拖雷之妻克烈·唆魯禾帖尼在蒙古史的主要作用有二:
其一,助拖雷系重奪汗位
其二,四子均雄才偉略,忽必烈更是建立了元朝。
拖雷的妻子唆魯禾帖尼在蒙古帝國的歷史上所發(fā)揮的作用,不亞于成吉思汗。為什么這么說呢?
(唆魯禾帖尼)
在蒙古帝國的歷史上,非常有意思的是,出現(xiàn)了兩個對歷史有深遠影響的女人。一個是窩闊臺的妻子脫列哥那,一個是拖雷的妻子唆魯禾帖尼。這兩個女人非常有意思,她們?yōu)榱藥椭鷥鹤訆Z取蒙古帝國的權(quán)力,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但是這兩個女人,最終所達到的效果卻截然相反。脫列哥那可以說是全軍覆沒,而唆魯禾帖尼卻大獲成功。
脫列哥那全軍覆沒,就是說由于脫列哥那的那些行為,讓窩闊臺家族最終不得不讓出蒙古帝國的權(quán)力,唆魯禾帖尼的成功就表現(xiàn)在她的四個兒子都當(dāng)過蒙古帝國的大汗。
那么,為什么脫列哥那會失敗?而唆魯禾帖尼會成功呢?
我們先來看看脫列哥那是如何操作的?
成吉思汗把汗位傳給窩闊臺,窩闊臺選擇了他的第三子闊出為繼承人。沒有選擇他最喜歡的皇后脫列哥那的兒子貴由做繼承人。后來闊出在攻打南宋的時候戰(zhàn)死,窩闊臺因此讓闊出的兒子失烈門繼承汗位
其實從這里就可以看出,脫列哥那并非是一個成功的女人。既然窩闊臺最寵愛她,為什么她卻不能讓窩闊臺喜歡她的兒子貴由呢?
(脫列哥那)
因此,窩闊臺去世以后,脫列哥那決定把汗位轉(zhuǎn)移到自己兒子身上。所以她在監(jiān)國的時候,不愿意把權(quán)力讓出來。后來又強行召開忽里臺大會,讓大家選貴由為汗位繼承人。
而整個窩闊臺家族的悲劇,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如果脫列哥那的手段高明一點,她就不會造成家族內(nèi)部的爭斗。而家族內(nèi)部爭斗的結(jié)果就給了拖雷家族取得權(quán)力的機會。
窩闊臺掌權(quán)以后對拖雷很忌憚,所以在攻打金國的時候,就發(fā)生了窩闊臺生病,而拖雷喝窩闊臺的病水提早去世的***。這一***的發(fā)生,導(dǎo)致拖雷家族的頂梁柱給攔腰砍斷了,拖雷家族的重擔(dān)就落到了唆魯禾帖尼的肩膀上。
窩闊臺害死拖雷以后,他就開始從容地打擊拖雷的家族,他先是想了一招釜底抽薪之計,讓唆魯禾帖尼嫁給他的長子貴由。窩闊臺想的是,只要唆魯禾帖尼嫁給了貴由,整個托雷家族的財產(chǎn)也就到了他窩闊臺的名下。
雖然在我們看來這有一些***的意思,畢竟是嬸娘嫁給侄兒,但是在蒙古人的習(xí)俗中是允許這樣做的。不過唆魯禾帖尼可沒有這樣考慮,她非常清醒地認識到這是窩闊臺的一個陰謀,所以她就以“孩子們還小”為由拒絕了窩闊臺的提議。
(窩闊臺)
接著窩闊臺又用了第二招,就是想把拖雷家族的軍隊分三個千戶給他自己的兒子闊端。這其實也是窩闊臺的一種試探。他想的是如果唆魯禾帖尼不反對,那么以后就會不斷把唆魯禾帖尼的軍隊劃出去。估計當(dāng)時他認為唆魯禾帖尼肯定會答應(yīng)他,畢竟唆魯禾帖尼有96個千戶,分三個出去不損毫毛。
唆魯禾帖尼當(dāng)然沒有反對,但是那三個千戶的所有將士都強烈反對。很明顯這肯定是唆魯禾帖尼在后面做了思想工作,因此這三個千戶的將士們才會這樣做。
唆魯禾帖尼為什么連三個千戶都不愿意劃出去呢?道理很簡單,就是唆魯禾帖尼絕對不會給窩闊臺可乘之機,她知道一旦打開了這個口子,今后窩闊臺就會一步一步分化她的軍隊,所以她非常干脆地斷絕窩闊臺的癡心妄想。
此后,唆魯禾帖尼非常低調(diào),她教育孩子們也要非常低調(diào),絕對不和窩闊臺的家族的后人正面起沖突。
(忽必烈)
除了不正面沖突以外,唆魯禾帖尼還努力讓她的孩子們與朮赤家族和察合臺家族的后人保持友好。孤立窩闊臺家族的后人,而這一招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后來正是在朮赤家族拔都的幫助下,唆魯禾帖尼的大兒子蒙哥才把窩闊臺家族的汗位給奪過來,成功地把權(quán)力從窩闊臺家族轉(zhuǎn)移到拖雷家族。
而拖雷四個兒子,其中蒙哥是蒙古大汗,阿里不哥也當(dāng)過一陣蒙古大汗,忽必烈是元朝的開國皇帝,旭烈兀是伊爾汗國的大汗。
唆魯禾帖尼的四個兒子,都當(dāng)了蒙古帝國的君王。
如果說成吉思汗開啟了前蒙古時代的話,唆魯禾帖尼就開始 后蒙古時代。由此可見,唆魯禾帖尼對蒙古的影響,確實是不亞于成吉思汗的。
(參考資料:《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史集》《元史》等)
莊圣皇后唆魯禾帖尼是拖雷的妻子,也是元朝的四帝之母(元憲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伊利汗國建立者旭烈兀汗、曾任蒙古大汗阿里不哥)。她是克烈部首領(lǐng)王汗的侄女,在克烈部被成吉思汗吞并后,嫁給了成吉思汗之子拖雷為正妻。她和婆婆孛兒帖、兒媳婦察必一樣,都是在丈夫的眾多伴侶中地位最高、最受尊敬。
托雷長期隨父親成吉思汗四處征戰(zhàn),唆魯禾帖尼則留在家中打理人際關(guān)系、養(yǎng)育孩子們。根據(jù)《史集》記載,她在大概三十多歲的時候眼睛失明,這對任何一個正處盛年的女性來說都是災(zāi)難性的打擊,但她沒有自暴自棄也沒有自卑,反而出人意料的堅韌。
托雷去世后,窩闊臺大汗要求唆魯禾帖尼改嫁給其長子貴由,但她拒絕了,還請求窩闊臺將托雷攻占的真定府賜給她做封地。之后專心治理好自己的領(lǐng)土,積極發(fā)展農(nóng)業(yè),不像其他蒙古貴族那樣壓榨百姓,還尊重百姓們不同的宗教信仰。她很關(guān)注孩子們的成長,不僅要求四個兒子學(xué)習(xí)騎射***、培養(yǎng)超水平的軍事素養(yǎng),還聘請一批***做他們的老師,加深對漢文化的了解。
貴由汗(窩闊臺嫡長子、元定宗)與拔都汗(成吉思汗嫡長子術(shù)赤的嫡次子、金帳汗國的建立者)在長子西征時期,一次聯(lián)合作戰(zhàn)中意見不和而反目成仇。貴由汗繼位后,拔都借口生病拒絕參加繼位慶典,貴由汗大怒,以養(yǎng)病為理由御駕親征攻打拔都。多年的養(yǎng)精蓄銳讓唆魯禾帖尼擁有敏銳的政治嗅覺,快速站隊有意拉攏拔都,冒著被處死的風(fēng)險派人向拔都發(fā)出緊急警報,后來貴由死在半路。
貴由死后,以唆魯禾帖尼為首的拖雷系和以海迷失皇后為首的窩闊臺系展開了激烈的汗位爭奪,拔都汗是成吉思汗第三代中最年長、最德高望重者,因為和窩闊臺系的恩怨以及和唆魯禾帖尼的結(jié)盟,在選舉新大汗的忽里勒臺會議上明確支持唆魯禾帖尼長子蒙哥,宣布他就是新大汗。唆魯禾帖尼雖然眼睛失明,但通過睿智和長期的經(jīng)營,戰(zhàn)勝政敵,幫助兒子成為廣袤無垠的蒙古帝國的主宰者。